大家都说足球不仅是体育竞赛,更是商业经济,更是政治的附属品。每场世界杯比赛,除了体育比赛之外,还夹杂着各种政治属性。虽然体育和经济都离不开政治支持,但足球过于政治化是对体育精神的侮辱。
比如1934年在意大利举办的第二届世界杯,这届世界杯被称为足球史上“致命”的世界杯。东道国意大利的激励机制让人看完直冒冷汗。
如果你没有赢得冠军,你就会被枪杀。
注意时间。世界杯于1934年举行,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。举办地点恰好是二战三大法西斯轴心国之一的意大利。此时的意大利领导人是臭名昭著的墨西哥索利尼。
为了挽回意大利在欧洲列强和东道国中的面子,这位外强内干的意大利独裁者居然下达了一道命令:
如果意大利队获胜,球员们将受到香槟美女的欢迎,整个国家都会庆祝。如果意大利队未能夺得本届世界杯,等待他们的就是集体射门的命运。
在人类体育史上,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奇怪的反向激励机制。此令一出,所有意大利教练和运动员都脸色铁青。这位纳粹独裁者总是“信守诺言”。在如此高压和震撼的情况下,所有意大利球员都能在场上不冒生命危险地踢球吗?如果不冒着生命危险,他们只会死。
墨索里尼为何如此极端?
首先,墨索里尼1922年上台以来意大利国内的各种矛盾日益凸显,该国在刚刚结束的埃塞俄比亚战争中遭受惨败。为了增加自己的支持率,提高意大利人民的士气,墨索里尼认为“这场战斗”必须获胜。
第二,本届世界杯是人类第二次世界杯比赛。第一届是1930年由乌拉圭在南美洲主办的。欧洲人首次举办世界杯,在墨索里尼眼中是一件大事,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。
第三,老大哥德国也是重要参与国,但两大轴心国互不相让。意大利整天跟在德国后面,希特勒的嘴脸已经看够了。在墨索里尼看来,各方面都“优秀”的德国是夺冠热门。他想借此压制希特勒的嚣张气焰,在场上追回场外失去的东西。
意大利球员的生存之路
1934年5月27日,东道主意大利队对阵美国队首次亮相。整个罗马球场聚集了五万多名球迷,一致的呐喊声响彻云霄,但意大利球员们心中却是百感交集。只有他们知道,接下来的每一场比赛都事关生死。
当时共有32支球队参加了比赛。根据当时足球比赛的规则,一场比赛的时间为90分钟,进球多的球队获胜。如果比赛打平,则进行30分钟的加时赛。如果加时赛仍分不出胜负,则只能择日继续比赛,直至决出胜负。
有趣的是,在16进8的赛程中,意大利队遇到了欧洲强队西班牙。为了生存,意大利球员尝试了各种奇怪的招数。将三名西班牙球员踢下场后,1:1的平局依然没有改变。即使进入30分钟的加时赛,双方依然保持平局。最终,意大利队在第二天的重置赛中苦苦挣扎,以1:0战胜西班牙队。
拿下美国、西班牙、奥地利之后,意大利队进入决赛,球员们的生存之路变得越来越艰难。让墨索里尼感到遗憾的是,德国队在半决赛中被捷克斯洛伐克3:1淘汰。希特勒没有给墨索里尼挽回颜面的机会,决赛变成了意大利与捷克斯洛伐克的对决。
越接近比赛结束,意大利球员就越紧张。没有人愿意在最后100米的冲刺中摔倒。但比赛结束前14分钟,捷克斯洛伐克打进一球,意大利球员们紧张无比,因为这个进球相当于脖子上插了一刀。
确实,为了生存,你会死。意大利丢球5分钟后成功将比分扳成1:1。人类的生存欲望是强烈的。距离比赛结束还剩不到5分钟,意大利再进一球,最终以2:1的比分夺得当年世界杯冠军。
意大利球员激动得热泪盈眶。他们不是因为胜利而哭泣,而是因为幸运地活了下来而流下了幸福的泪水。
墨索里尼让足球蒙羞
后来有人说,捷克斯洛伐克队在听说了墨索里尼的“奖惩机制”后,故意让意大利赢了那场比赛,但无论如何,所有球员的生命都保住了。
墨索里尼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把代表着拼搏进取、竞争与合作精神的世界杯搞得像一场“生与死”的比赛。这也说明纳粹统治下根本就没有人权可言。一个人的意志随意凌驾于人的生命之上,这真是太不人道了。
因此,墨索里尼和他的纳粹主义是一个时代的悲剧,而他的“射门还是射门的奖惩机制”也给足球历史带来了耻辱和羞辱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xuanwufeiyang.com/html/tiyuwenda/7530.html